2015/08/28
2015/08/25
第二週排毒週 - 重點
排毒週重點:
蔬菜吃的種類越多、排毒效果越好, 目的是把長時間累積在身體的毒素以及宿便排出
為小腸內壁細胞提供能量, 有助身體吸收營養, 促進免疫系統健康, 重新啟動新陳代謝,
有助維持正常膽固醇含量和血糖含量, 從而維護整體健康
排毒飲食計畫的好處可以和緩地清除體內雜質, 減少身體對甜食的依賴, 提高身體對碳水化合物
- 的反應力, 幫助早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標, 若減重處於停滯期,也可加速新陳代謝, 藉此排毒計畫來促進減重效果
(即每三個月做一次), 有些人喜歡選在季節變換時做, 全新生活教練建議每年做一~三次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 檸檬水,做法是擠半顆檸檬汁調250CC 溫水 。
*每天要吃六餐, 三餐正餐吃7至8種蔬菜, 種類越多越好,生菜比煮熟的好, 熟的比煮爛的好。
*每天要吃六餐, 三餐正餐吃7至8種蔬菜, 種類越多越好,生菜比煮熟的好, 熟的比煮爛的好。
* 正餐之間的點心可吃一份水果(一個拳頭大)
P.S.後來才發現早上還不能吃水果呢! "全新生活"規定要在下午2點和8點之間吃才行,
可是有些人卻又是早上吃! 還有些人說紅蘿蔔、豆薯、地瓜在排毒週不能吃,
但有些人又說可以, 實在是讓我很confused!
*注意不可使用任何糖、 麵粉或奶油! (除了己經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中的糖份)
*每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
*睡眠要充足, 不可少於6小時。 因這會有助幫助我們排毒過程 (睡眠)
*可繼續食用平日在吃的營養補充品如多種維他命、礦物質....
*輔助食品纖維粉,酵素,蘆薈汁
*輔助食品纖維粉,酵素,蘆薈汁
第二週排毒週 - 食材與身體屬性指南
第一週我的成績不錯喔, 體脂率下降1.8%, 內臟脂肪下降1%.
進入排毒週,堅持認真絕不放棄!大家互相鼓勵!
若遇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生理期的夥伴,不妨按寒涼、溫熱、平和食物的屬性再配合全新生活計劃來食用,供夥伴參考!
寒涼食物蔬果舉例
@一般民間所謂的「冷」、「涼」或「退火」的食物即是指寒涼性食物。
【小常識】
寒涼食物多具有清熱、瀉火和解毒的作用。對生理機能具有鎮靜及清涼消炎的作用,適合熱性體質者吃,可改善其失眠、腫脹及炎症。
蔬菜
海帶、海藻、紫菜、茭白筍、竹筍、荸薺、空心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蕃茄、茄子、蘿蔔、萵苣、西洋菜、過貓菜、大白菜、芥菜
水果
西瓜、香瓜、甜柿、香蕉、柚子、柑、橘、水梨、羅漢果、無花果、葡萄柚、椰子汁、奇異果、火龍果
溫熱食物蔬果舉例
@一般間所說的「燥」或「熱」的食物即是指溫熱性食物。
【小常識】
溫熱食物多具有溫陽和散寒作用,可用來治療寒證和陰證。適合寒性體質者吃,可改善其衰退沈滯,貧血萎縮的機能。
蔬菜
薑、辣椒、大蒜、洋蔥、韭菜、肉桂、薺菜、蘑菇、香菇、木耳、葫蘆(瓠瓜)、胡蘿蔔、蓮藕、肉桂
水果
桑椹、鳳梨、荔枝、龍眼、榴褳、櫻桃
清淡甘平易吸收食物蔬果舉例
@雖然此處列得不多,但一般日常常用食物仍以平性食物居多。
【小常識】
平性食物對熱證或寒證都可配用,十份適宜虛不受損、實不敢瀉的人。
蔬菜
高麗菜、四季豆、豌豆、木耳、銀耳、青江菜、蔥、香菜、蒜、小白菜、金針菇、茼蒿、青花椰、甜椒、苜蓿芽
水果
檸檬、蘋果、葡萄、柳橙、山楂、杏、金橘、桃子、番石榴(芭樂)、木瓜、草莓、百香果、李子、棗子
進入排毒週,堅持認真絕不放棄!大家互相鼓勵!
若遇到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生理期的夥伴,不妨按寒涼、溫熱、平和食物的屬性再配合全新生活計劃來食用,供夥伴參考!
寒涼食物蔬果舉例
@一般民間所謂的「冷」、「涼」或「退火」的食物即是指寒涼性食物。
【小常識】
寒涼食物多具有清熱、瀉火和解毒的作用。對生理機能具有鎮靜及清涼消炎的作用,適合熱性體質者吃,可改善其失眠、腫脹及炎症。
蔬菜
海帶、海藻、紫菜、茭白筍、竹筍、荸薺、空心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蕃茄、茄子、蘿蔔、萵苣、西洋菜、過貓菜、大白菜、芥菜
水果
西瓜、香瓜、甜柿、香蕉、柚子、柑、橘、水梨、羅漢果、無花果、葡萄柚、椰子汁、奇異果、火龍果
溫熱食物蔬果舉例
@一般間所說的「燥」或「熱」的食物即是指溫熱性食物。
【小常識】
溫熱食物多具有溫陽和散寒作用,可用來治療寒證和陰證。適合寒性體質者吃,可改善其衰退沈滯,貧血萎縮的機能。
蔬菜
薑、辣椒、大蒜、洋蔥、韭菜、肉桂、薺菜、蘑菇、香菇、木耳、葫蘆(瓠瓜)、胡蘿蔔、蓮藕、肉桂
水果
桑椹、鳳梨、荔枝、龍眼、榴褳、櫻桃
清淡甘平易吸收食物蔬果舉例
@雖然此處列得不多,但一般日常常用食物仍以平性食物居多。
【小常識】
平性食物對熱證或寒證都可配用,十份適宜虛不受損、實不敢瀉的人。
蔬菜
高麗菜、四季豆、豌豆、木耳、銀耳、青江菜、蔥、香菜、蒜、小白菜、金針菇、茼蒿、青花椰、甜椒、苜蓿芽
水果
檸檬、蘋果、葡萄、柳橙、山楂、杏、金橘、桃子、番石榴(芭樂)、木瓜、草莓、百香果、李子、棗子
2015/08/21
簡易忙碌族全新生活食譜- 乾濕兩吃川燙食譜
為了自己的健康,忙碌不再能成為藉口. 為了達到最佳減脂肪的效果,養成買天然食材自己烹飪才能永續經營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為了讓這次和我們一起做全新生活計畫的焉醫師也能在忙碌中喜歡自己做菜, 我也在忙碌生活中替他找出較簡便容易好吃的做菜食譜. 希望讓大家為了良好的飲食習慣也能讓出時間做重要的事, 因不好的飲食習慣才是主要的疾病來源啊!
買一副脫皮的雞胸肉, 等水開放入煮至肉熟(用筷子插入肉內直至無血水)
青菜洗好
雞胸肉取出後成高湯,放入青菜(不要太久)熟了即刻放入好鹽(海鹽或玫瑰鹽)要好口味可放入柴魚或香菇粉加味.
濕吃可放入雞絲或煮熟的黑木耳絲,好吃ㄟ!
乾吃,把燙熟的食材(可各式青菜,菇類,黑木耳,海帶結) 撈起放碗中調味(可放鹽,胡椒,薄鹽醬油等較健康低鈉調味料)
為了讓這次和我們一起做全新生活計畫的焉醫師也能在忙碌中喜歡自己做菜, 我也在忙碌生活中替他找出較簡便容易好吃的做菜食譜. 希望讓大家為了良好的飲食習慣也能讓出時間做重要的事, 因不好的飲食習慣才是主要的疾病來源啊!
買一副脫皮的雞胸肉, 等水開放入煮至肉熟(用筷子插入肉內直至無血水)
青菜洗好
雞胸肉取出後成高湯,放入青菜(不要太久)熟了即刻放入好鹽(海鹽或玫瑰鹽)要好口味可放入柴魚或香菇粉加味.
濕吃可放入雞絲或煮熟的黑木耳絲,好吃ㄟ!
乾吃,把燙熟的食材(可各式青菜,菇類,黑木耳,海帶結) 撈起放碗中調味(可放鹽,胡椒,薄鹽醬油等較健康低鈉調味料)
2015/08/20
鬆綁對抗緊繃
複雜的生活讓心感到疲憊,
繁重的工作讓人喘不過氣,
面對緊繃需要找出口放鬆,
喘口氣才能好好面對生活。
繁重的工作讓人喘不過氣,
面對緊繃需要找出口放鬆,
喘口氣才能好好面對生活。
每個人的方法不同,
試著找自己的出口,
偶爾的鬆綁,才能再上緊發條。
適度的宣洩,才能夠繼續振作。
試著找自己的出口,
偶爾的鬆綁,才能再上緊發條。
適度的宣洩,才能夠繼續振作。
礦泉水
血液中的水佔了91.4%.
可以說是缺水等於是缺血,但是人為了求生存就會開啟生存機制,便藉由血液中的礦物質「鈉」調度身體中的自由水到血液中以保持身體血壓衡定及保命。所以不喝
水的人及喝水不夠的人,通常去驗血的時候就會發現血液中的「鈉」太高了;醫生就會說:不要吃太鹹喔!就會對你說:吃清淡一點...其實有的時候,血壓高的
人就是喝水不夠.....。只要水喝得夠..這一切就簡單多了!
所以請問各位今天這麼熱:大家喝了多少水,兩千五百CC上的算是正常!
所以請問各位今天這麼熱:大家喝了多少水,兩千五百CC上的算是正常!
哈佛大學推薦:20種快樂的方法,看完後我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
全新生活除了注重飲食、運動、睡眠保養之外,更兼顧身、心、靈的執行,借哈佛大學所推薦:20種快樂的方法,也提醒自己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希望這三個月全新生活讓您獲得更多
快樂是人的永恆追求,但往往現實的壓力讓很多的人忘記了怎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其實快樂是一種習慣,只要善於培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快樂。辛迪-霍爾布魯克總結的20個快樂習慣,我們不妨一試。

1、Be grateful. 學會感恩。
對生活保持孩童般的驚奇感,細心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2、Choose your friends wisely. 謹慎交友。
和樂觀、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有助於你實現夢想,也能幫你看到自身的優勢。
3、Cultivate compassion. 體貼他人。
要尊重和善待他人,學會接納別人的個性及生活,不要試圖去改變。
4、Keep learning 不斷學習。
關注與自己職業和愛好相關的新知識。大膽嘗試感興趣的事,如滑雪、衝浪、跳傘等。
5、Become a problem solver.解決問題。
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戰,視困境為機遇,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6、Do what you love.做自己喜歡的事。
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留出培養業餘愛好時間,滿足自己的特殊興趣。
7、Live in the present. 享受生活 活在當下。
關注身邊之美,比如和心愛的人一起看日出日落……學會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而不要活在過去或未來。
8、Laugh often.笑口常開。
對自己對生活都不要過分嚴肅。試著發現身邊的點滴樂趣,適時地幽默一下,讓生活充滿笑聲。
9、Practice forgiveness.學會原諒。
心存怨恨是一種「自殘」的行為。寬恕他人,會讓自己心態平靜。同時,應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並寬恕自己。
10、Say thanks often. 常說感謝。
對於任何祝福,無論大小都應懂得感恩。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11、Create deeper connections.增強人際關係。
多找些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絕不對他們食言,始終給他們支持。
12、Keep your agreement.誠實守信。
誠實乃上策。行動及決策都應基於誠實。問心無愧才最踏實愉悅。
13、Meditate.沉思冥想。
練瑜伽或打坐等,有助於放鬆身心,不妨多給心靈放個假。
14、 Focus on what you』redoing.專注自己的事。
集中精力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所言所行,甚至流言或謾罵。對此不必做任何評判,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15、Be optimistic. 樂觀心態。
遇事多往好處想,保持樂觀。事出必有因,要讓積極的思想取代消極的心態。
16、 Love unconditionally.無條件去愛。
善於接受別人的個性。不為愛設置任何限制條件。人無完人,即使你並不總是喜歡朋友的所作所為,但這並不妨礙你繼續愛他們。
17、. Don』t give up永不放棄。
面對每一次挑戰,都堅信已經向目標邁近了一步。不放棄就不會失敗。追求有價值的東西時,人們更能感受幸福。
18、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go.盡力而為,然後隨緣。
人人都有侷限性,不要在無法掌控的事情上浪費精力,萬物宇宙皆有其運行道理,凡事盡力做到本份,其他的強求只是徒增煩惱。但要積極行動,不被動等待。
19、Take care of yourself. 照顧自己。
要保證休息、運動和健康飲食,經常以有趣、刺激的方式練習大腦,活躍思維。
20、Give back. 回饋。
當受惠時,轉而付出,將會形成良性的循環,你會發現在回饋的時候,得到最多的反而是自己。
對生活保持孩童般的驚奇感,細心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關注身邊之美,學會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而不要活在過去或未來。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快樂是人的永恆追求,但往往現實的壓力讓很多的人忘記了怎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其實快樂是一種習慣,只要善於培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快樂。辛迪-霍爾布魯克總結的20個快樂習慣,我們不妨一試。
1、Be grateful. 學會感恩。
對生活保持孩童般的驚奇感,細心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2、Choose your friends wisely. 謹慎交友。
和樂觀、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有助於你實現夢想,也能幫你看到自身的優勢。
3、Cultivate compassion. 體貼他人。
要尊重和善待他人,學會接納別人的個性及生活,不要試圖去改變。
4、Keep learning 不斷學習。
關注與自己職業和愛好相關的新知識。大膽嘗試感興趣的事,如滑雪、衝浪、跳傘等。
5、Become a problem solver.解決問題。
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戰,視困境為機遇,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6、Do what you love.做自己喜歡的事。
選擇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留出培養業餘愛好時間,滿足自己的特殊興趣。
7、Live in the present. 享受生活 活在當下。
關注身邊之美,比如和心愛的人一起看日出日落……學會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而不要活在過去或未來。
8、Laugh often.笑口常開。
對自己對生活都不要過分嚴肅。試著發現身邊的點滴樂趣,適時地幽默一下,讓生活充滿笑聲。
9、Practice forgiveness.學會原諒。
心存怨恨是一種「自殘」的行為。寬恕他人,會讓自己心態平靜。同時,應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並寬恕自己。
10、Say thanks often. 常說感謝。
對於任何祝福,無論大小都應懂得感恩。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11、Create deeper connections.增強人際關係。
多找些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絕不對他們食言,始終給他們支持。
12、Keep your agreement.誠實守信。
誠實乃上策。行動及決策都應基於誠實。問心無愧才最踏實愉悅。
13、Meditate.沉思冥想。
練瑜伽或打坐等,有助於放鬆身心,不妨多給心靈放個假。
14、 Focus on what you』redoing.專注自己的事。
集中精力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太在乎別人的所言所行,甚至流言或謾罵。對此不必做任何評判,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
15、Be optimistic. 樂觀心態。
遇事多往好處想,保持樂觀。事出必有因,要讓積極的思想取代消極的心態。
16、 Love unconditionally.無條件去愛。
善於接受別人的個性。不為愛設置任何限制條件。人無完人,即使你並不總是喜歡朋友的所作所為,但這並不妨礙你繼續愛他們。
17、. Don』t give up永不放棄。
面對每一次挑戰,都堅信已經向目標邁近了一步。不放棄就不會失敗。追求有價值的東西時,人們更能感受幸福。
18、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go.盡力而為,然後隨緣。
人人都有侷限性,不要在無法掌控的事情上浪費精力,萬物宇宙皆有其運行道理,凡事盡力做到本份,其他的強求只是徒增煩惱。但要積極行動,不被動等待。
19、Take care of yourself. 照顧自己。
要保證休息、運動和健康飲食,經常以有趣、刺激的方式練習大腦,活躍思維。
20、Give back. 回饋。
當受惠時,轉而付出,將會形成良性的循環,你會發現在回饋的時候,得到最多的反而是自己。
對生活保持孩童般的驚奇感,細心留意身邊美好的事物,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關注身邊之美,學會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而不要活在過去或未來。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完全月經手冊
康健雜誌23期2011.07.16 作者:吳雁
生理期要不要看醫生?生理期鬧情緒是天經地義嗎?有研究指出,心裡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的林林總總…,現在開始,給自己一套「全方位的經期照顧」吧。
不知不覺中,很多人冤枉女性的「好朋友」。以為生理痛,忍過去就好了,不需要大驚小怪;女生脾氣不好,多半是月經來了;月經來的時候,不可以洗頭、洗盆浴、游泳、吃冰、或做愛……,這些都是對月經不公平的刻板印象。
「好朋友」的造訪應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它不該只是一個「例假」或是「非常時期」,而是女性從青春期開始的大約六分之一的生命。女性主義抬頭,喚起意識,不讓社會的偏見阻礙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月經,其實是讓女性感受身體變化,與內在溝通的好機會。
從這個月開始,好好計劃自己要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享受呵護自己的喜悅。不潔、骯髒、易怒、或憂鬱,這些先入為主的偏見,都應該拋開。
經痛──月經來潮時下腹的痙攣,還有其他的合併反應,經常成為女性怨嘆「女人真命苦」的一大原因。
為什麼會生理痛?
婦產科醫生習慣將經痛分成兩類:1.如果利用各種檢查方法,在骨盆腔和子宮內找不到病理原因時,就稱為「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20歲以前。2.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等骨盆腔的問題所造成的疼痛,就稱為「續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一開始時,少數會持續好幾天,大多會痛幾個小時就會逐漸消退。疼痛的性質跟生產的陣痛類似,但痛到什麼程度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腹腔內悶悶的,有的人則劇烈疼痛,會在地上打滾。
事實上,詹益宏醫師說,由他看診的經驗發覺,痛的敘述是非常主觀的,同樣的痛,對於有些嬌嬌女孩是「痛得要死」,但對一位吃苦耐勞的農婦來說,也許「只有一點酸痛」。
雖說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經痛經驗,但是究竟有多普遍,國內婦科界、公衛界、或行政體系,都無研究與數據。不過瑞典曾經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有75%的女人答稱「有過經痛」,也就是說,每4個來月經的女性,就有3個會經痛。
目前認為原發性的可能原因有:心理因素、體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社經地位高的女性經痛的情形愈嚴重,顯示心理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學者研究認為,經痛跟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PGF2α)有關。有原發性經痛者,在月經快來之前,子宮內膜的濃度增加,造成子宮過度收縮,也導 致子宮腔內壓上升,這也許是先天的體質造成的。如果用前列腺素合成A的抑制劑,也就是一般常見的止痛藥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減緩子宮收縮、減低腔內壓,達 到減痛的效果。
不過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最好在痛之前就開始服用,會比「痛」發生了才慌慌亂亂抓藥服用有效。「何必讓痛來折磨,知道自己會經痛的人,早點服用,整個經期都能舒適度過,」和信醫院婦科醫師張慧如說。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生
所有的女人,不論是小女孩、還是生過孩子的媽媽,都不會喜歡去看婦科門診,「跟感冒發燒去看醫生不一樣,」很多女生認為,走進「婦產科」診間時情緒複雜,既不喜歡自己的隱私部位要暴露在別人眼前,也害怕內診時「被外人入侵」的恐懼感。
其實女性的生殖器官,就跟身上的其他地方一樣,不對勁也許只是出於小小的疏忽,但也有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警訊,給醫生看看當然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張慧如說,女性生殖器官原本就是「往內長的」,跟男性不一樣,如果發生問題當然不免要「一探究竟」。可是何時該向醫生求助?在診間內,醫生又有什麼方法替妳找回健康?
有以下情形的人需要去求診:
1.試過各種自我照顧的方法以後(不含自行服用止痛藥),仍然有嚴重的經痛,會影響到妳的正常作息。千萬不要以為去看了醫生也只是開開止痛藥,所以排斥去做檢查。
其實就算結果只是吃吃止痛藥,也是個重大發現,因為妳不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止痛藥,安心服用,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其他的毛病而經痛,解除心中疑惑。
2.經血量過多或過少。張慧如醫師說,一般人是很難測量經血量的,妳必須學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它的多寡,理論上,總失血量20~80㏄是正常的範圍,如果妳已到了頭暈目眩、貧血的症狀,那就要儘快就醫。
3.月經不規則。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1~35天,經期約維持2~6天。
月經關係著體內許多內分泌的機轉,如果不在這個「公認」的範圍內,妳有自己規律的週期也並非不正常,比方說妳都是每40天來一次長達7天的月經只要規律,醫生也會說妳是健康寶寶。
4.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如果月經前或經期間,妳常會不自覺地焦躁不安,突如其來的想哭,每個月就像坐上「情緒雲霄飛車」一樣,如果試過以上方法都不能獲得改善,婦科的醫生會給妳做必要的檢驗、診斷與治療,例如,單純的情緒低落就能以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來控制。
經前症候群有方法紓解
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指的則是由於月經週期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導致月經來潮前出現一組身體和心理的症狀,包括腹脹、乳房脹痛、進食及排泄習慣改變、疲倦、頭痛、憂 慮等情形。為期數天到數週,長短及嚴重性因人而異。國內缺乏相關的統計數字,張慧如醫師表示,國外的可靠數字顯示,大概有40%的婦女有此症狀,其中約只 有2~3%嚴重到需要醫療介入。
PMS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有很多解釋PMS的理論,包括對內生性類固醇過敏、維生素B6的缺乏、泌乳激素過高、體內水分滯留等等,但是都沒有得到證實。
到底是荷爾蒙還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也沒有定論,雖然我們確知,在女性月經來臨前一週內,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性激素和黃體激素都會產生明顯且規則性的變 化。但是也有不少針對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做的研究,卻沒有發現荷爾蒙值的異常,更有大多數的研究發現,黃體激素的治療並沒有比安慰劑(長得跟真正藥丸 一樣,讓人以為有療效的「冒牌貨」)更能減輕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顯示,大約30歲左右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的比率最高,可能因為她們面對工作、家庭、婚姻、孩子的重重壓力,而一般認為,已經存在的情緒問題會因為PMS而加重。
「臨床醫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應避免使用套裝的治療方式,該針對每個病人的主要問題來解決,而且當藥物無效時,就該停止使用。不要忘記良好的溝通及心理諮商,也是治療經前症候群的方法,」張慧如說。
「忍耐」絕不是女人的宿命,其實改善PMS的方法就是「照顧自己」,主動照顧自己的健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試試以下的「全方位經期照顧」,享受自我控制的感覺。
全方位經期照顧
■吃什麼呢?
1.少量多餐,不能餓過頭再大吃一頓,至少三餐是絕不可漏掉的。
2.攝取高碳水化合飲食:例如全麥麵包、水果、蔬菜、馬鈴薯等,能維持血糖的穩定,情緒就會比較平靜。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 (Serotonin)的含量,它可以改善情緒與調節睡眠,是唯一腦中化學物質可受食物直接影響的。其中需注意的是食物應儘量不含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會妨 礙血清素的合成。
3.經期要注意身體保溫,勿食生冷,包括涼拌生菜、西瓜、冰的食物及飲料,以免腹腔血管收縮,血流不足,使疼痛加劇。
除了西醫這麼建議,中醫更且提倡平日就避食生冷。中華生命文化學會理事長蘇永安博士說,因為肝經鬱熱的時候,就會口乾舌燥,更想吃冰,造成脾胃寒,形成惡 性循環。「很多少女月經痛就是吃冰吃出來的,長期吃冰使得體質變差,」她說。尤其忌諱月經期間吃冷飲,造成生殖系統寒氣瘀結,嚴重者埋下未來各種婦科病包 括不孕症的惡果,實不可掉以輕心。
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之分,月經期間除了生冷不宜之外,凡屬寒性的,如西瓜,也不宜。
必要時喝點小酒,通經去寒,也是經期保健的要法。
4.多喝水,吃大量的鮮果、蔬菜,多吃纖維。纖維素能幫助清除體內過量的動情素。
5.少吃油脂多、含糖、咖啡因、酒精、人工糖精等刺激性強的食品。
6.補充綜合維他命。維他命A、B群、C、D、E,以及鈣、氯化鎂,這些都是月經期間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食物中也都攝取得到,如果一定要補給的話,綜合維他命可以說是最萬全的補給了。
7.至於女孩子們口耳相傳月經來的時候,要多吃巧克力,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巧克力會誘發腦內釋出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而且每1公克巧克力 約含有1毫克的鎂(鎂能控制食慾、穩定情緒、幫助動情激素的濃度調節),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來月經的女生,可以違反「物質不滅」的定律,最好還是注意不要吃 太多,高熱量的甜食容易讓人發胖,而且還會害妳長痘痘。
■穿什麼呢?
重點只有一個,就是穿妳認為最舒服的衣服,不用擔心會一不小心漏出來,也可以方便妳更換衛生棉或棉條。
舒服透氣的長裙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妳總是「淑女」不起來,寬鬆的褲裝也不錯,儘量不要穿悶熱、緊身的牛仔褲。
個人清潔有助於防止及減少分泌物的產生。內在美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最好是穿著便於清洗與煮沸的棉質內褲,每天更換。內褲不可過緊,否則紡織纖維會陷入陰唇內、摩擦陰唇,被不斷產生的分泌物浸濕而造成皮膚的過敏與濕癢。
如何保持衛生乾爽?
■生理褲
用過生理褲的人一定會覺得它省了妳許多事,減少妳不少擔憂。專門為生理期的女生設計的生理褲,質料上分觸感舒適、較透氣的,以及防水效果較好、人工材質為 主的兩種;也會分「日用型」及「夜用型」。生理褲主要的特點是底部有防漏設計,整件的剪裁也比較貼身,有的還會加重腹部的服貼感,好洗又容易乾,從來沒有 試過嗎?快去體驗一下吧。
■衛生棉、棉條
使用衛生棉最大的缺點是當經血與空氣接觸時,常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並經常令下體有黏濕的不舒服感。婦產科醫師建議,最好兩小時換一次,以防不舒服及細菌感染,請注意,衛生棉該不該換不是決定於「經血的吸收量」,而是「接觸你外陰部的時間」。
有些女生上廁所時見衛生棉上的血量少,雖已超過兩個小時,仍捨不得換衛生棉,「實在不必為節省一片棉片,造成自己清潔衛生的問題。」張慧如說。
歐美許多婦女會選擇用衛生棉條,它是一個直徑約1公分,長約4公分的棉條,置於陰道內,經血尚未流出體外前就會被吸收,可以保持絕對的乾爽。而且只要放置 正確,就不會有任何感覺。處女也能使用衛生棉條。環繞在陰道口的處女膜是柔軟而富彈性的,可容許乾的棉條放入或浸濕的棉條取出。使用棉條最大的困難在於無 法正確放置或是過度緊張。
有些婦科醫師建議,除非特別需求,最好少用棉條。因為從1978年首例疑因婦女使用棉條,造成感染休克致死以來,醫學上已經證實,經期時陰道有異物,例 如:棉條、子宮環、避孕棉等等,較容易引發一種急性的感染,由於細菌的外毒素釋放到血液內,造成休克,血壓過低導致多重器官的功能障礙(稱為毒性休克症候 群,Toxic Shock Syndrome),感染後致死率高達2~8%,但是感染的機率與確實原因仍是未知,有一種說法是,棉條的使用造成的陰道壁摩擦破皮,才使細菌毒素容易進 入血中。
■洗澡、洗頭
淋浴或盆浴皆可。但水溫需特別注意,不能太燙或太冷。洗頭也當然可以,這些都是無害且有幫助的,月經期間流汗比較多,保持身體的舒適清潔反而更為重要。
外陰部早晚都需要清洗,以免殘留分泌物留在大小陰唇之間,如廁後一定注意要由前往後擦,以避免污物接觸陰道口。
講究一點的話可以在洗盆浴時加幾滴好聞的精油,舒展一下身心。洗頭髮是絕對可以,也是有需要的,妳不妨順便進行簡單的頭部按摩,減低神經系統的壓力,但是記得洗頭後要立即用熱風把頭皮吹乾。
■陰部沖洗劑
坊間有不少陰部沖洗劑或噴劑,效果在於消毒殺菌,使妳舒暢。然而大多數婦產科醫師建議,如果沒有特別需要,最好不要使用,因為我們的身體有正常抵制細菌的 機制,女性陰道內有一些益菌形成抗菌體系,維持弱酸PH值為4的良好環境,但如果過度使用陰道沖洗劑,把益菌也殺死,會破壞平衡,引發黏膜或外陰部不當的 反應,真正的消毒殺菌是在平日注意維持外陰部的清潔、乾爽就可以了。
做什麼呢?
原則上,經期內妳可以做任何平常日子裡做的任何事。如果妳沒有任何不舒服,無需有什麼禁忌。
■游泳
要游泳時可用棉條來解決衛生問題,在下水時使用一個全新的棉條即可,倒是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水不要太冷。因為妳在經期時對冷水特別敏感,所以不要穿著 濕的衣服。一般說來,水是不會跑進陰道裡的,只有生產次數太多的女性才有可能。萬一陰道進水時,也只有棉條的最下端會潮濕,不會有真正的問題。
■性生活
專家們一致認為,經期的性活動不是一個醫學問題,而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提醒妳不要忽視自己的感覺,覺得不舒服就不要勉強,建議妳與伴侶應建立良好的共識。但是要比一般時候需要注意清潔衛生,因為月經期比較容易感染。
■運動
月經期間的運動最好以持續、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例如伸展的動作、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或是游泳。只要妳還能動、願意動,就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僵硬地窩在家裡縮成一團反而會更緊繃、不舒服。事實上,每週固定3次以上的運動,應該是每個人不論任何階段都要維持的好習慣。
■「每月一書」新運動
同樣一件事情,妳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月經讓妳不想動、不想出門,換一個角度來看,它會讓妳比較願意靜下來,思考一些事情。妳可以坐在家裡怨恨月經, 也可以選一本想讀的書、挑一部影片,或是好好寫封信給久違的朋友,這些都是讓妳期待月經的好理由,但是千萬別選上悲劇小說或是恐怖片,挑戰妳控制情緒的功 力。
趕走憂鬱,別趕走關心妳的人
月經來的時候或是之前幾天,有的人會明顯感到自己較易煩躁,這個時候你可以躲起來不見討厭的人,不碰棘手的事,但是對於身邊最親密的朋友及家人,他們是願意守護著妳,關心妳的人,別把他們嚇跑了。
千萬不能以月經做為藉口,對周遭的人發脾氣,如果為了妳的月經,每個月必須有人要忍受妳的無理取鬧,那麼妳就有責任要想辦法來控制了。
首先,妳必須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嚴重時不妨跟身邊的人一起找出問題所在,什麼情形特別容易讓妳沮喪,能不能避免?有時候其實只是「奇檬子」不好在作怪,可 以透過什麼溝通技巧來化解危機?這不該是一場風暴,而是增進彼此互相了解與關懷的好機會,久而久之,默契自然生成,你們會打從心裡更快樂。
經痛時的自救方案
1.熱敷腹部。用熱水袋或是電毯敷在小腹上,迅速促進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舒緩疼痛,方便又有效。
2.吃一些熱熱、甜甜的東西。例如:紅豆湯、燒仙草,一方面可以暖一暖身體,一方面甜食能讓你心情好一些。而且紅豆含有鐵質,有助身體製造血紅素、紅血球,讓妳有個好臉色。
3.適度作一些伸展運動、柔軟操。痛到不能出門或走路的時候,推薦你一些消除經痛的柔軟操,千萬不要縮成一團,那會使肌肉更緊繃,反而會更痛。
4. 吃止痛藥。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的止痛藥,不需醫師處方就能買到的,不過張慧如醫師表示,止痛藥成分不一,有的是專門用來治頭痛的,對經痛效果不好,建議婦女 朋友還是給婦產科醫生看一看,確定沒有病變,而只是原發性經痛,醫生針對個人狀況開適合病人的止痛藥,以後你就懂去買那種止痛藥了。
5.吃口服避孕藥。避孕藥減少疼痛的原理,可能是藉由避孕藥對下視丘的直接作用,使得子宮內膜的量較少,而達到減低腔內壓的目的,同時月經的流量也可能會相對減少。但是避孕藥不是每個人都能服用的,而且需要長期、不間斷服用,副作用比止痛藥大,更需要醫師的許可與建議。
男性可以更懂得照顧她
這是真人真事,一名高中生因為月經痛,到教官室想請假回家,沒想到男教官一副經驗豐富的樣子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來,告訴我,你哪一根筋痛啊?」
女性因為月經,才得以孕育生命,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沒有月經的男性應有最基本的了解與支持。
你願意大大方方閱讀這篇文章嗎?你有沒有一點點覺得女生月經來是「骯髒」的、「麻煩」的?衛生棉為什麼不能像衛生紙一樣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要受到歧視?
態度決定了行為尺度,男性需敞開心胸多了解、多協助。爸爸可以讓女兒知道,不一定只能找媽媽,爸爸也可以幫助;哥哥或弟弟除了不要拿月經大作文章,逗鬧姊 妹,並在生活上提供幫助;老公或男朋友可以體貼一點,買碗熱呼呼的紅豆湯給心愛的人喝,幫她按摩,甚至是在寒冷的冬夜為她披上大衣,小小的動作就能溫暖她 的心。試試看,改變一下,找到新的相處方式,對彼此都有好處。
婦科的看診程序
1.詢問病史及症狀
病人需要清楚地描述自己過去月經的狀況、服用的藥物,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狀況,讓醫師有初步的了解,醫生才能推論出可能的問題範圍,如果症狀單純,只是經痛或情緒不佳,開些藥就可以了。
2.進行內診
內診是婦科所有檢驗相當重要的步驟,目的是要讓醫生能夠「看到」以及「觸摸」到身體的內部,有些發炎或感染的反應就能診斷出來。內診時,醫生會在病人的陰道內放入一個鴨嘴狀的陰道擴張器(擴陰器),以觀察陰道內部的情形。
對於尚無性經驗的女性,基於生理狀況及心理因素的考量,醫生通常不會做陰道內診,而用肛診取代,就是由肛門進入直腸前往觸診。
3.進一步做其他檢驗
經過內診之後,醫生會評估情形幫妳安排其他的檢驗,例如:超音波、內部攝影、抽血,或檢體的採樣。這一連串的步驟都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要找出妳不舒服的原因,希望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對於現在有許多婦女害怕內診,造成一些診所動不動就先使用超音波,張慧如表示,問過病史後,內診才應該是第一個步驟,超音波只能看出某些問題,超音波濫用 的情形,一方面是浪費醫療資源,一方面反應醫生的看診品質,寧用超音波掃描,也不多花時間問診與內診,「如果醫生平均一次只花3分鐘看病,當然不會是一個 良好的就醫經驗,」她說。
「好朋友」的造訪應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它不該只是一個「例假」或是「非常時期」,而是女性從青春期開始的大約六分之一的生命。女性主義抬頭,喚起意識,不讓社會的偏見阻礙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月經,其實是讓女性感受身體變化,與內在溝通的好機會。
從這個月開始,好好計劃自己要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聆聽身體內在的聲音,享受呵護自己的喜悅。不潔、骯髒、易怒、或憂鬱,這些先入為主的偏見,都應該拋開。
經痛──月經來潮時下腹的痙攣,還有其他的合併反應,經常成為女性怨嘆「女人真命苦」的一大原因。
為什麼會生理痛?
婦產科醫生習慣將經痛分成兩類:1.如果利用各種檢查方法,在骨盆腔和子宮內找不到病理原因時,就稱為「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20歲以前。2.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等骨盆腔的問題所造成的疼痛,就稱為「續發性經痛」。
原發性經痛通常發生在月經一開始時,少數會持續好幾天,大多會痛幾個小時就會逐漸消退。疼痛的性質跟生產的陣痛類似,但痛到什麼程度則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腹腔內悶悶的,有的人則劇烈疼痛,會在地上打滾。
事實上,詹益宏醫師說,由他看診的經驗發覺,痛的敘述是非常主觀的,同樣的痛,對於有些嬌嬌女孩是「痛得要死」,但對一位吃苦耐勞的農婦來說,也許「只有一點酸痛」。
雖說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經痛經驗,但是究竟有多普遍,國內婦科界、公衛界、或行政體系,都無研究與數據。不過瑞典曾經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有75%的女人答稱「有過經痛」,也就是說,每4個來月經的女性,就有3個會經痛。
目前認為原發性的可能原因有:心理因素、體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社經地位高的女性經痛的情形愈嚴重,顯示心理壓力可能是造成經痛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學者研究認為,經痛跟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PGF2α)有關。有原發性經痛者,在月經快來之前,子宮內膜的濃度增加,造成子宮過度收縮,也導 致子宮腔內壓上升,這也許是先天的體質造成的。如果用前列腺素合成A的抑制劑,也就是一般常見的止痛藥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減緩子宮收縮、減低腔內壓,達 到減痛的效果。
不過要注意的是,止痛藥最好在痛之前就開始服用,會比「痛」發生了才慌慌亂亂抓藥服用有效。「何必讓痛來折磨,知道自己會經痛的人,早點服用,整個經期都能舒適度過,」和信醫院婦科醫師張慧如說。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生
所有的女人,不論是小女孩、還是生過孩子的媽媽,都不會喜歡去看婦科門診,「跟感冒發燒去看醫生不一樣,」很多女生認為,走進「婦產科」診間時情緒複雜,既不喜歡自己的隱私部位要暴露在別人眼前,也害怕內診時「被外人入侵」的恐懼感。
其實女性的生殖器官,就跟身上的其他地方一樣,不對勁也許只是出於小小的疏忽,但也有可能是更嚴重問題的警訊,給醫生看看當然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張慧如說,女性生殖器官原本就是「往內長的」,跟男性不一樣,如果發生問題當然不免要「一探究竟」。可是何時該向醫生求助?在診間內,醫生又有什麼方法替妳找回健康?
有以下情形的人需要去求診:
1.試過各種自我照顧的方法以後(不含自行服用止痛藥),仍然有嚴重的經痛,會影響到妳的正常作息。千萬不要以為去看了醫生也只是開開止痛藥,所以排斥去做檢查。
其實就算結果只是吃吃止痛藥,也是個重大發現,因為妳不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止痛藥,安心服用,也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其他的毛病而經痛,解除心中疑惑。
2.經血量過多或過少。張慧如醫師說,一般人是很難測量經血量的,妳必須學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它的多寡,理論上,總失血量20~80㏄是正常的範圍,如果妳已到了頭暈目眩、貧血的症狀,那就要儘快就醫。
3.月經不規則。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1~35天,經期約維持2~6天。
月經關係著體內許多內分泌的機轉,如果不在這個「公認」的範圍內,妳有自己規律的週期也並非不正常,比方說妳都是每40天來一次長達7天的月經只要規律,醫生也會說妳是健康寶寶。
4.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如果月經前或經期間,妳常會不自覺地焦躁不安,突如其來的想哭,每個月就像坐上「情緒雲霄飛車」一樣,如果試過以上方法都不能獲得改善,婦科的醫生會給妳做必要的檢驗、診斷與治療,例如,單純的情緒低落就能以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來控制。
經前症候群有方法紓解
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指的則是由於月經週期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導致月經來潮前出現一組身體和心理的症狀,包括腹脹、乳房脹痛、進食及排泄習慣改變、疲倦、頭痛、憂 慮等情形。為期數天到數週,長短及嚴重性因人而異。國內缺乏相關的統計數字,張慧如醫師表示,國外的可靠數字顯示,大概有40%的婦女有此症狀,其中約只 有2~3%嚴重到需要醫療介入。
PMS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有很多解釋PMS的理論,包括對內生性類固醇過敏、維生素B6的缺乏、泌乳激素過高、體內水分滯留等等,但是都沒有得到證實。
到底是荷爾蒙還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也沒有定論,雖然我們確知,在女性月經來臨前一週內,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性激素和黃體激素都會產生明顯且規則性的變 化。但是也有不少針對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做的研究,卻沒有發現荷爾蒙值的異常,更有大多數的研究發現,黃體激素的治療並沒有比安慰劑(長得跟真正藥丸 一樣,讓人以為有療效的「冒牌貨」)更能減輕症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顯示,大約30歲左右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的比率最高,可能因為她們面對工作、家庭、婚姻、孩子的重重壓力,而一般認為,已經存在的情緒問題會因為PMS而加重。
「臨床醫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應避免使用套裝的治療方式,該針對每個病人的主要問題來解決,而且當藥物無效時,就該停止使用。不要忘記良好的溝通及心理諮商,也是治療經前症候群的方法,」張慧如說。
「忍耐」絕不是女人的宿命,其實改善PMS的方法就是「照顧自己」,主動照顧自己的健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試試以下的「全方位經期照顧」,享受自我控制的感覺。
全方位經期照顧
■吃什麼呢?
1.少量多餐,不能餓過頭再大吃一頓,至少三餐是絕不可漏掉的。
2.攝取高碳水化合飲食:例如全麥麵包、水果、蔬菜、馬鈴薯等,能維持血糖的穩定,情緒就會比較平靜。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腦中血清素 (Serotonin)的含量,它可以改善情緒與調節睡眠,是唯一腦中化學物質可受食物直接影響的。其中需注意的是食物應儘量不含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會妨 礙血清素的合成。
3.經期要注意身體保溫,勿食生冷,包括涼拌生菜、西瓜、冰的食物及飲料,以免腹腔血管收縮,血流不足,使疼痛加劇。
除了西醫這麼建議,中醫更且提倡平日就避食生冷。中華生命文化學會理事長蘇永安博士說,因為肝經鬱熱的時候,就會口乾舌燥,更想吃冰,造成脾胃寒,形成惡 性循環。「很多少女月經痛就是吃冰吃出來的,長期吃冰使得體質變差,」她說。尤其忌諱月經期間吃冷飲,造成生殖系統寒氣瘀結,嚴重者埋下未來各種婦科病包 括不孕症的惡果,實不可掉以輕心。
中醫認為食物有寒熱之分,月經期間除了生冷不宜之外,凡屬寒性的,如西瓜,也不宜。
必要時喝點小酒,通經去寒,也是經期保健的要法。
4.多喝水,吃大量的鮮果、蔬菜,多吃纖維。纖維素能幫助清除體內過量的動情素。
5.少吃油脂多、含糖、咖啡因、酒精、人工糖精等刺激性強的食品。
6.補充綜合維他命。維他命A、B群、C、D、E,以及鈣、氯化鎂,這些都是月經期間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食物中也都攝取得到,如果一定要補給的話,綜合維他命可以說是最萬全的補給了。
7.至於女孩子們口耳相傳月經來的時候,要多吃巧克力,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是因為巧克力會誘發腦內釋出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而且每1公克巧克力 約含有1毫克的鎂(鎂能控制食慾、穩定情緒、幫助動情激素的濃度調節),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來月經的女生,可以違反「物質不滅」的定律,最好還是注意不要吃 太多,高熱量的甜食容易讓人發胖,而且還會害妳長痘痘。
■穿什麼呢?
重點只有一個,就是穿妳認為最舒服的衣服,不用擔心會一不小心漏出來,也可以方便妳更換衛生棉或棉條。
舒服透氣的長裙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妳總是「淑女」不起來,寬鬆的褲裝也不錯,儘量不要穿悶熱、緊身的牛仔褲。
個人清潔有助於防止及減少分泌物的產生。內在美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最好是穿著便於清洗與煮沸的棉質內褲,每天更換。內褲不可過緊,否則紡織纖維會陷入陰唇內、摩擦陰唇,被不斷產生的分泌物浸濕而造成皮膚的過敏與濕癢。
如何保持衛生乾爽?
■生理褲
用過生理褲的人一定會覺得它省了妳許多事,減少妳不少擔憂。專門為生理期的女生設計的生理褲,質料上分觸感舒適、較透氣的,以及防水效果較好、人工材質為 主的兩種;也會分「日用型」及「夜用型」。生理褲主要的特點是底部有防漏設計,整件的剪裁也比較貼身,有的還會加重腹部的服貼感,好洗又容易乾,從來沒有 試過嗎?快去體驗一下吧。
■衛生棉、棉條
使用衛生棉最大的缺點是當經血與空氣接觸時,常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並經常令下體有黏濕的不舒服感。婦產科醫師建議,最好兩小時換一次,以防不舒服及細菌感染,請注意,衛生棉該不該換不是決定於「經血的吸收量」,而是「接觸你外陰部的時間」。
有些女生上廁所時見衛生棉上的血量少,雖已超過兩個小時,仍捨不得換衛生棉,「實在不必為節省一片棉片,造成自己清潔衛生的問題。」張慧如說。
歐美許多婦女會選擇用衛生棉條,它是一個直徑約1公分,長約4公分的棉條,置於陰道內,經血尚未流出體外前就會被吸收,可以保持絕對的乾爽。而且只要放置 正確,就不會有任何感覺。處女也能使用衛生棉條。環繞在陰道口的處女膜是柔軟而富彈性的,可容許乾的棉條放入或浸濕的棉條取出。使用棉條最大的困難在於無 法正確放置或是過度緊張。
有些婦科醫師建議,除非特別需求,最好少用棉條。因為從1978年首例疑因婦女使用棉條,造成感染休克致死以來,醫學上已經證實,經期時陰道有異物,例 如:棉條、子宮環、避孕棉等等,較容易引發一種急性的感染,由於細菌的外毒素釋放到血液內,造成休克,血壓過低導致多重器官的功能障礙(稱為毒性休克症候 群,Toxic Shock Syndrome),感染後致死率高達2~8%,但是感染的機率與確實原因仍是未知,有一種說法是,棉條的使用造成的陰道壁摩擦破皮,才使細菌毒素容易進 入血中。
■洗澡、洗頭
淋浴或盆浴皆可。但水溫需特別注意,不能太燙或太冷。洗頭也當然可以,這些都是無害且有幫助的,月經期間流汗比較多,保持身體的舒適清潔反而更為重要。
外陰部早晚都需要清洗,以免殘留分泌物留在大小陰唇之間,如廁後一定注意要由前往後擦,以避免污物接觸陰道口。
講究一點的話可以在洗盆浴時加幾滴好聞的精油,舒展一下身心。洗頭髮是絕對可以,也是有需要的,妳不妨順便進行簡單的頭部按摩,減低神經系統的壓力,但是記得洗頭後要立即用熱風把頭皮吹乾。
■陰部沖洗劑
坊間有不少陰部沖洗劑或噴劑,效果在於消毒殺菌,使妳舒暢。然而大多數婦產科醫師建議,如果沒有特別需要,最好不要使用,因為我們的身體有正常抵制細菌的 機制,女性陰道內有一些益菌形成抗菌體系,維持弱酸PH值為4的良好環境,但如果過度使用陰道沖洗劑,把益菌也殺死,會破壞平衡,引發黏膜或外陰部不當的 反應,真正的消毒殺菌是在平日注意維持外陰部的清潔、乾爽就可以了。
做什麼呢?
原則上,經期內妳可以做任何平常日子裡做的任何事。如果妳沒有任何不舒服,無需有什麼禁忌。
■游泳
要游泳時可用棉條來解決衛生問題,在下水時使用一個全新的棉條即可,倒是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水不要太冷。因為妳在經期時對冷水特別敏感,所以不要穿著 濕的衣服。一般說來,水是不會跑進陰道裡的,只有生產次數太多的女性才有可能。萬一陰道進水時,也只有棉條的最下端會潮濕,不會有真正的問題。
■性生活
專家們一致認為,經期的性活動不是一個醫學問題,而是個人習慣的問題。
提醒妳不要忽視自己的感覺,覺得不舒服就不要勉強,建議妳與伴侶應建立良好的共識。但是要比一般時候需要注意清潔衛生,因為月經期比較容易感染。
■運動
月經期間的運動最好以持續、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例如伸展的動作、散步、慢跑、騎腳踏車,或是游泳。只要妳還能動、願意動,就要給自己一個機會,僵硬地窩在家裡縮成一團反而會更緊繃、不舒服。事實上,每週固定3次以上的運動,應該是每個人不論任何階段都要維持的好習慣。
■「每月一書」新運動
同樣一件事情,妳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月經讓妳不想動、不想出門,換一個角度來看,它會讓妳比較願意靜下來,思考一些事情。妳可以坐在家裡怨恨月經, 也可以選一本想讀的書、挑一部影片,或是好好寫封信給久違的朋友,這些都是讓妳期待月經的好理由,但是千萬別選上悲劇小說或是恐怖片,挑戰妳控制情緒的功 力。
趕走憂鬱,別趕走關心妳的人
月經來的時候或是之前幾天,有的人會明顯感到自己較易煩躁,這個時候你可以躲起來不見討厭的人,不碰棘手的事,但是對於身邊最親密的朋友及家人,他們是願意守護著妳,關心妳的人,別把他們嚇跑了。
千萬不能以月經做為藉口,對周遭的人發脾氣,如果為了妳的月經,每個月必須有人要忍受妳的無理取鬧,那麼妳就有責任要想辦法來控制了。
首先,妳必須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嚴重時不妨跟身邊的人一起找出問題所在,什麼情形特別容易讓妳沮喪,能不能避免?有時候其實只是「奇檬子」不好在作怪,可 以透過什麼溝通技巧來化解危機?這不該是一場風暴,而是增進彼此互相了解與關懷的好機會,久而久之,默契自然生成,你們會打從心裡更快樂。
經痛時的自救方案
1.熱敷腹部。用熱水袋或是電毯敷在小腹上,迅速促進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舒緩疼痛,方便又有效。
2.吃一些熱熱、甜甜的東西。例如:紅豆湯、燒仙草,一方面可以暖一暖身體,一方面甜食能讓你心情好一些。而且紅豆含有鐵質,有助身體製造血紅素、紅血球,讓妳有個好臉色。
3.適度作一些伸展運動、柔軟操。痛到不能出門或走路的時候,推薦你一些消除經痛的柔軟操,千萬不要縮成一團,那會使肌肉更緊繃,反而會更痛。
4. 吃止痛藥。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的止痛藥,不需醫師處方就能買到的,不過張慧如醫師表示,止痛藥成分不一,有的是專門用來治頭痛的,對經痛效果不好,建議婦女 朋友還是給婦產科醫生看一看,確定沒有病變,而只是原發性經痛,醫生針對個人狀況開適合病人的止痛藥,以後你就懂去買那種止痛藥了。
5.吃口服避孕藥。避孕藥減少疼痛的原理,可能是藉由避孕藥對下視丘的直接作用,使得子宮內膜的量較少,而達到減低腔內壓的目的,同時月經的流量也可能會相對減少。但是避孕藥不是每個人都能服用的,而且需要長期、不間斷服用,副作用比止痛藥大,更需要醫師的許可與建議。
男性可以更懂得照顧她
這是真人真事,一名高中生因為月經痛,到教官室想請假回家,沒想到男教官一副經驗豐富的樣子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來,告訴我,你哪一根筋痛啊?」
女性因為月經,才得以孕育生命,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沒有月經的男性應有最基本的了解與支持。
你願意大大方方閱讀這篇文章嗎?你有沒有一點點覺得女生月經來是「骯髒」的、「麻煩」的?衛生棉為什麼不能像衛生紙一樣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要受到歧視?
態度決定了行為尺度,男性需敞開心胸多了解、多協助。爸爸可以讓女兒知道,不一定只能找媽媽,爸爸也可以幫助;哥哥或弟弟除了不要拿月經大作文章,逗鬧姊 妹,並在生活上提供幫助;老公或男朋友可以體貼一點,買碗熱呼呼的紅豆湯給心愛的人喝,幫她按摩,甚至是在寒冷的冬夜為她披上大衣,小小的動作就能溫暖她 的心。試試看,改變一下,找到新的相處方式,對彼此都有好處。
婦科的看診程序
1.詢問病史及症狀
病人需要清楚地描述自己過去月經的狀況、服用的藥物,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狀況,讓醫師有初步的了解,醫生才能推論出可能的問題範圍,如果症狀單純,只是經痛或情緒不佳,開些藥就可以了。
2.進行內診
內診是婦科所有檢驗相當重要的步驟,目的是要讓醫生能夠「看到」以及「觸摸」到身體的內部,有些發炎或感染的反應就能診斷出來。內診時,醫生會在病人的陰道內放入一個鴨嘴狀的陰道擴張器(擴陰器),以觀察陰道內部的情形。
對於尚無性經驗的女性,基於生理狀況及心理因素的考量,醫生通常不會做陰道內診,而用肛診取代,就是由肛門進入直腸前往觸診。
3.進一步做其他檢驗
經過內診之後,醫生會評估情形幫妳安排其他的檢驗,例如:超音波、內部攝影、抽血,或檢體的採樣。這一連串的步驟都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要找出妳不舒服的原因,希望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對於現在有許多婦女害怕內診,造成一些診所動不動就先使用超音波,張慧如表示,問過病史後,內診才應該是第一個步驟,超音波只能看出某些問題,超音波濫用 的情形,一方面是浪費醫療資源,一方面反應醫生的看診品質,寧用超音波掃描,也不多花時間問診與內診,「如果醫生平均一次只花3分鐘看病,當然不會是一個 良好的就醫經驗,」她說。
第一週 - 夥伴分享餐
沒想到集合大家的巧思,看到現在的健康餐都越做越精采!團體加上無私分享, 成果果真讚! 看到我的好友富欲婷的自做分享餐更讓我驕傲有這麼棒好手藝朋友,如納豆加在鮮蔬上!相信未來的11週跟著看我得分享,你將有健康生活的大收穫喔!
訂閱:
文章 (Atom)